活泼好动,是小朋友们的天性,动起来是好事儿,动则生阳嘛,阳气充足,才能保证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。
但是有这样一类的孩子,特别的好动,控制不住自己,而且情绪波动大、容易发脾气,容易冲动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效率也低,缺乏自控能力,这属于多动症。
君君的性格外向、性格活泼好动,虽然他的头脑比较聪明,但这种性格的孩子很容易分散注意力,上课总是坐不住,爱动,注意力不集中。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,但是一味地玩耍嬉戏,自我放任,不会自我调控,只是凭兴趣做事,就不能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,以至影响他们的成绩,成为班级的“差生”。君君的家长和以前教过他的老师都抱怨他调皮、淘气,不愿意学习。由于没有找到他学习落后的真正症结,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,没有从小培养他的注意力,所以导致到了四年级,君君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。
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?
1没兴趣
不感兴趣自然不会集中注意力。0-6岁期间,孩子主要是右脑发育,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玩耍,如果强制性让他们坐在那里学习,他们会犯困,无法集中注意力,产生厌烦的心理,但如果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他们又会表现得异常专注。另一方面,兴趣直接影响注意的选择。儿童总是不自觉地关注感兴趣的事物。例如,对于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,鸟鸣声、老师鲜亮的首饰、窗外的景色似乎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。因此,在活动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中应该贴合儿童的兴趣,尽量增添趣味性。喜欢游戏是很多动物的本能,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,可以将游戏与学习巧妙结合,使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互作用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。除此之外,儿童的注意还受生活习惯、家庭教养方式、后天训练与强化等多种因素影响
2孩子精力太过旺盛
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不专注,是因为功课落下的太多了,老师讲什么都是在讲天书,根本理解不了,自然没有办法全神贯注。
孩子体力好,喜欢东奔西跑,会被误认为疯癫。这样的孩子尤其在上午会因为精力过剩表现得很疯。现在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旺盛的精力没有合适的地方发泄。
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得一动不动的坐45分钟听老师讲课,休息的时间除了上厕所,不能出教室,不能嬉戏打闹,更不可能尽情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。
放学回到家,要么上课外补习班,要么做作业,这些都是需要安静坐着并集中注意力的事情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孩子旺盛的精力也没有办法得以发泄。玩耍是孩子的天性,孩子学习很多事都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去进行的。要改善这种注意力不集中,就需要家长每天给孩子时间去进行适当的运动。
3情绪不稳定
专注力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,无论是兴奋还是沮丧,都会大大降低孩子的专注力。当孩子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,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和安抚,孩子的大脑一直处于缓解情绪上,就无法提升专注力。
4环境
孩子自己学习的房间尽量要安静,没有其他干扰因素。例如,孩子书桌上不要有多余的玩具,噪音、父母谈话或者吵架,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。
5父母因素
很多家长受到了一些育儿书籍的影响,希望释放孩子天性,结果过度的放纵孩子。但是孩子往往缺乏自制力,时间久了,就很难形成自制力了。
注意力不集中,会有哪些不利的影响?
01成绩差
研究发现,孩子的专注力能够维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,所以讲课的时候前15分钟复习,中间15分钟讲新,后15分钟巩固,这也是一节课45分钟的原因。学习是具有连贯性的,如果孩子频繁开小差,老师讲的新知识就会一知半解,导致成绩下降很快。
02交往能力差
当孩子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,总是心不在焉,东张西望,对方就会感觉孩子缺乏尊重,不受重视。这样,孩子就很难交到朋友。
03自信不足
当出现了成绩不佳,没有朋友的时候,孩子就开始了自我否定,做事和学习都缺乏信心,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发育。
03家庭关系紧张
当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,很多家长不是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,而是指责和谩骂孩子。面对指责和谩骂,小孩子会哭闹或者忍受,大点的孩子会反抗,家庭矛盾不可避免。
那么,针对性格活泼好动的孩子“注意力不集中”的不良习惯,家长该怎么办呢?
01创造适宜环境,减少外界干扰
儿童的注意易被新鲜、强烈多变的事物所吸引。因此,为能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,
首先,注意创设合适的环境,尽量选择安静明亮、宽敞简洁的地方,除了与活动相关的材料外,不要过多摆放其他无关的物品。
其次,在儿童专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时,家长尽量不要频繁地打断或嘘寒问暖,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。
02明确活动任务,合理安排时长
儿童的注意时长有限。一般而言,3岁儿童的注意可以维持3~5分钟;4岁约10分钟;5~6岁约15分钟;7~10岁约20分钟;10~12岁约25分钟。超过注意的时长,儿童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。因此,家长应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长,活动之间可以穿插其他活动或安排间歇性的休息。
03孩子做某件事时,尽量不去打扰
较大的情绪波动,尤其是失落、恐惧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儿童维持注意力的集中。因此应尽量为孩子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。
例如,当孩子取得进步或付出努力时,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,对孩子的优秀表现进行正向强化;反之,当孩子出现失误时,也不要急着批评否定,多一些耐心和包容,为孩子提供轻松平和的心理环境。
04调动孩子兴趣,妙用游戏训练
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,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针对性的训练来强化儿童的注意品质。
例如,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走迷宫、找茬、舒尔特方格等游戏,提升儿童注意的广度、稳定性以及分配注意的能力。
再例如,在讲完绘本故事后,让孩子独立复述故事中的人物、情节,甚至细节,以此来训练儿童的听觉注意力。
除此之外,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羽毛球、乒乓球等球类运动,来训练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,这些活动均对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有所裨益。
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,所以,想要孩子的专注力有所改变,我们自己也要从我们的行为上有所改变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、交流,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,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。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